长江师范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融入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为主线,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创新志愿服务育人模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第一,阐释“雷锋精神”内涵,深植“雷锋种子”。一是打造学习平台。学院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开学第一课”,以“星火传承雷锋志 青春彰显志愿红”为主题,开展“讲雷锋”“忆雷锋”“画雷锋”“舞雷锋”“诵雷锋”“访雷锋”等系列活动,强化思政引领,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将“雷锋种子”深植长师学子心田。二是做好“四讲”工作。学院发动“长师青年讲师团”示范讲、各级团干部带头讲、带动基层广泛讲、新媒体矩阵联动讲,多层次讲好雷锋故事,阐释雷锋精神内涵,弘扬雷锋精神。三是突出“三学”实效。学院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开展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成立一批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队),以专题化集中学、组织化深入学、分众化带动学的方式,用“院坝会”聚起“高人气”、“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微党课”解读“新思想”,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学院“青语”理论宣讲团成功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万场宣讲交流活动”市级专项团队。
第二,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培育“雷锋传人”。一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加强校地联动,整合校内校外志愿服务资源,创新设立“青春服务驿站”,构建志愿服务“1+1+1”工作格局(1所市民学校、1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个特色服务项目),一对一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用广泛深入、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争做雷锋”从“3·5”变成“365”,激励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二是拓宽形式载体机制。学院围绕服务社会、传承文化需要,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为目标,增加学习参观、图册宣传、生态环保、社会调查等形式载体,拓展志愿服务平台,摆脱以往单纯的志愿服务形式,逐步走弘扬雷锋精神文化的道路,增强服务实效。三是联动宣传矩阵机制。注重选树典型,发挥新媒体作用。宣传“学雷锋”活动的先进事迹、先进集体,营造浓郁的实践育人氛围。学院“彩虹之家”公益筑梦团先后获评重庆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第九届重庆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重庆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第五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
第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争当志愿先锋。一是创建服务基地。创建“学雷锋”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20个,为千余名留守儿童点燃了梦想和希望,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二是服务地方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百村行”调研品牌。开展“乡村振兴百村行”大型调研活动,200余名师生深入100多个典型村庄进行调查,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三是抓好品牌活动。每年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基层,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关爱、食品安全等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谱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四是积极响应号召。遴选20名长师学子组建青年突击队参与涪陵区疫情防控电话流调,彰显长师学子青年担当。学院退役军人学生主动参与涪陵山火突击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山火现场,积极参与现场救援工作,彰显“雷锋”力量。